第四十六章 切割样本
巨型生物的这般出场,让破冰船上的船员们手足无措。 握着机枪的士兵不知该不该开枪,瞄准海面的炮手不知是否让巨炮轰鸣。 按照最有可能的原定计划,当巨型生物出现后,机枪、重炮和导弹会一拥而上,拖住巨型生物的注意力。 然后二十名采集员潜入水下,负责采集巨型生物的细胞组织。 等到采集完成后,细胞组织会运到直升机中保存。 至于“极地拓荒者”,还不知道能不能撑到那个时候。 可是,眼前的情况不按计划来啊。 “不要惊动它。”舰桥上的陶震说道。 不用陶震说,船员们也都清楚,和巨型生物打起来有害无利。 在这样情况下,还是保持冷静为上策。 当巨型生物游过破冰船下方时,破冰船因为水流的扰动,而变得左右摇晃。 好在它并没有攻击破冰船,仅仅是从破冰船下方游了过去。 在巨型生物游过去后,二十名身穿潜水服,背着氧气瓶的特工们,分乘四艘小艇离开了破冰船,驶入了漆黑的海水中。 当巨型生物在游动时,带动了大量激烈的水流,很难进行下潜和切割的工作。 在跟踪了一段时间后,小艇上的特工们收到了破冰船传来的消息,根据声呐的探测,巨型生物的速度在慢慢降低,有减速停下的迹象。 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! 在寒冷的海水上跟踪了十多分钟,巨型生物的速度果然慢慢降了下来,第一组的特工决定在这时下潜。 可是,即使速度有所下降,但在如此庞大的身躯下,仍然带起了激烈的水流。 第一组的特工们刚下潜没几米,由于水流的剧烈晃动,用于水下破开鳞片的切割机就被冲走了,只能无奈返回。 与此同时,破冰船也紧跟了过来,此时破冰船的速度,已经比巨型生物的速度要快得多。 经过了长达一个小时的跟踪,巨型生物终于缓缓停了下来,他停靠在了一处冰山边,似乎要进入睡眠的状态。 剩下几个小艇上的特工,抓住了机会,纷纷带着切割机潜入水中。 水下已经没有了多少乱流,他们踩在巨型生物的后背上,像是踩在坚固的海床上。它仿佛一个海底的山峰,静静的停靠在那里。 接下来的水中切割,遇到了点小麻烦。 巨型生物的鳞片厚度和硬度,远超特工们的预计,他们所携带的切割机根本无法破开鳞片。 好在破冰船就在不远处,他们紧急用几艘小艇,运来了一个更大的切割机,花了半个小时的功夫,才好不容易破开了坚固的鳞片。 陶震和那名军官也在小艇上,当见到拿出来的鳞片样本时,那名军官忍不住啧啧感叹。 “这么厚的鳞片,防护效果要比最坚固的坦克装甲还要强大。那些导弹打在它的身上,就像是给它挠痒痒。没和它正面冲突,是我们的幸运。” 当收集到足够的细胞组织后,特工们浮出了水面。 这些细胞组织一部分存在破冰船中,一部分存放在直升机中,这是防止破冰船沉没后丢失了样本。 “现在呢?我们的工作完成了,我们该怎么办?”一名特工朝陶震问道。 陶震耸耸肩,“还能怎么办?难道你想给这大家伙挠痒痒吗?回破冰船,暂时离开这里,我们已经得到我们想要的了,剩下的就看‘生物计划’的那群科学家吧。” 当破冰船离开没多久,巨型生物从沉睡中缓缓苏醒。 它拖着庞大的身躯,缓缓消失在极地的深海中。当它潜入数百米深的水下,离开足够远后,破冰船便无法跟踪到它的行踪。 极地之大,想要再遇见它,无异于大海捞针。 次日晚些时候,一艘补给舰来到了破冰船附件,将样本带回了极地港口,随后通过运输机,连夜送到了“生物计划”总部。 得到了这一批珍贵的样本后,“生物计划”将大量细胞学等专业的专家,聚集到了一起,研究如何用这些细胞组织,培养一支生物军队。 这其中牵扯到很多技术性的工作,起码需要十年的时间来研究,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。 作为“生物计划”的领头人,程深也被邀请到了现场。 最后,当讨论这种生物该如何命名时,所有人都有些拿不定主意。 很显然,这是他们从未见过的生物,在此之前都没有名字,一直在用“不明巨型生物”代称。 可一旦批量培养,组建成大军,势必是需要一个称呼的。 有人问到程深时,程深沉思片刻,说道:“昔日稷子在《北海游》中,曾经描绘过一种生物,名为鲲。鲲之大,不知其几千里也。 “《山海经》中也曾描写过这种远古异兽。如今这巨型生物,我看为何不称为‘鲲’呢。” 在程深提出这一看法后,顿时获得了一致的赞同,这种巨型生物便被命名为鲲。 几个月之后,远在极地的陶震那边,再次传来一个好消息——他们得到了新的样本。 新的样本,毫不意外,是从“鹏”身上取下的样本。 鹏是飞在天空上的,飞起来后搅动的气流,寻常飞行器根本无法靠近。很显然,他们无法从天空上采集到样本。 为了能让陶震等人拿到样本,鹏按照程深的意思,降落在了一处极地冰原上,当做睡觉的样子。 特工们趁机切割开了一小块鳞片,拿到了一些组织样本。 让特工们震惊的是,鹏的鳞片虽然没有鲲的厚,但是要比鲲的坚固很多,防护能力甚至更强。 这一连串的发现,使得“生物计划”加大了对鲲和鹏的重视程度。毫无疑问,一旦能够批量培养,这种生物的战争潜力将无可估量。 至于用细胞组织,批量培养鲲鹏的事,程深没有参与太多,而是交给了其他的研究组进行研究。 到目前为止,程深该做的布局,都已经做好了。 忙碌了几年后,程深终于能松了口气。 现在一切都在继续发展,而程深所需要的只是耐心的等待,等待五十年后的那个时候。